Tuesday, March 20, 2012

Monday, March 19, 2012

【最硬】Scooba─全面升級、更省電的拖地機器人

【最硬】Scooba─全面升級、更省電的拖地機器人


.

Luis von Ahn: 人腦運算

Luis von Ahn: 人腦運算

"Luis von Ahn 暸解到了電腦智慧的極限,也暸解到電腦如果要模仿人類的思考的話,需要大量的資料來做訓練。比如說,如果我們要讓電腦知道什麼是狗的話,我們就必須拿出一張有狗的照片,然後把狗所在的位置給標示出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需要讓電腦理解什麼是貓的話,我們就必須給電腦貓的圖片;依此類推。然而,我們不可能聘請這麼多人來標記所有的東西,因為這樣子所牽涉到人力跟範圍將是非常地大的,而且聘用的金額將是非常昂貴。試想想,如果付錢給一個工讀生,每小時 100 塊,請工讀生來幫忙標記圖片,一個小時標記 100 張圖片,一天 8 小時,如果需要標記的圖片是數千萬張的範圍,我要請多少工讀生來做這些事情呢? 而且,我又怎麼知道他們有沒有標記錯誤呢? 我又該要花多少錢來做驗證?

對於上述的問題,Luis von Ahn 想到了解決的方法。他認為根本不需要付錢,大家就會自動來幫忙做這件事情,只要他們覺得這件事情是好玩的。這讓我想到馬克吐溫的名作 <湯姆歷險記> 裡的橋段,故事的主人翁湯姆由於被交代要將所有的籬笆上油漆,因此不能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不過聰明的湯姆想到了好方法,他讓其他的小朋友認為刷油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因此,其他的小朋友不但爭先恐後地來幫湯姆刷油漆之外,還會給湯姆玩具或是糖果,就只是為了能夠刷到油漆。"


.

Friday, March 9, 2012

哲學是科學之母?  對 哲學哲學雞蛋糕 的回應

哲學是科學之母? 哲學流言終結:哲學是學問之母 - from 哲學哲學雞蛋糕

及朋友 hung wei對此文章的回應:
(frined's blog: Wayneh Philosophy )

"其實,我真的很不喜歡雞蛋糕裡的評論文章。我喜歡他的學術文章以及介紹文章。但他的評論性文章每次讓我十分不舒服。

主要的嚴重批評有兩點:
一、
它將「哲學是科學之母」就是指「哲學作為科學起源」的這一種說法分析為:「說X是科學之母,就是在說:在歷史上,所有其它科學都是從X分化出來的。」
但事實上,這說法的意義,本來就不能在將命題分析得那麼「醜」裡面去加以把握(我真的不知道這個概念分析的意義在哪)。要理解它的意義,就是必須要回到歷史思維裡去看自哲學而產生科學的環節裡,回到現象與命題的關係裡去思考這個命題,再來理解哲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理解它是如何在慣常性的思維裡面透過純粹的反思確定一個經驗假設,又是如何通過嚴密的思考確定一個模式讓數學可以進入和單純的直觀相結合。
它對此的說法卻是「為什麼其它科學始於哲學?不是因為哲學特別厲害,而是因為在歷史上只有哲學缺乏獨特的專業的研究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還沒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此只好 成天瞎猜沉思的人做的事情在別人眼裡看來都跟哲學家沒兩樣,所以他們就統統都被當成哲學家。」
這種對思想史的掌握完全看不到任何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細心把握,依照自己的常識隨口胡說。

二、
我個人並不反對分析哲學中的邏輯方法,但我認為把一個語句寫成邏輯形式應該要有助於釐清問題。
但這篇文章裡面提出的三個單薄的說法,寫成分析形式,問題也沒有變得比較清楚,而只是把原先的命題用所謂邏輯語言重寫一次而已。而且,還不妥善給出主詞和謂詞的集合(亦即沒有給出真正符合原先語義裡的定義的東西),製造了一次粗糙的邏輯重建與概念分析。
如果他所提出的分析就是那三種說法的全部內容,那哪裡需要讓分析哲學進來?隨便一個沒有受過哲學訓練的頭腦清楚的人都能看出問題所在。
在我看來這根本是理性的浪費和粗心、歷史的忽視與數理邏輯工具的濫用。
最讓人不舒服的是,它提供了又一個可以讓人們覺得分析哲學瑣碎無聊的素材。"



.

Thursday, March 8, 2012

社群經營迷思多!PO文按讚、留言多 ≠ 點選率/分享數高?!


社群經營迷思多!PO文按讚、留言多 ≠ 點選率/分享數高?!

"【分享一 : 按讚 / 留言多 = CTR點選率/ 分享高?】
【分享二 : 發掘與網友切身相關的新議題】
Learning : 一般認知以為時下當紅議題,可創造最高關注度導引網友,實際連回網站並閱讀此則文章,但也有一些議題是不論何時都能引發網友關注點選的。透過多元化的social議題操作,可幫助我們發現網友關心並實際導引連回Yahoo!奇摩的各種議題。"


.

Wednesday, March 7, 2012

Now.in 智慧財產權爭議 懶人包

Now.In - from 逍遙文工作室

"Now.in關站聲明:

由於「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RIT(原IFPI)」對Now.in提出「侵犯著作權」與「疑獲取不法商業利益」等控訴,
本站為配合檢警調查,自2012年3月2日起停止服務,全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在過去幾天內我們收到了非常多Now.in用戶的關心與支持,
我們要在這邊向大家表達由衷的謝意,但因言論自由並非毫無限制,也在此提醒大家不要有涉及人身攻擊的言論。
為了保障眾多電台DJ與聽眾的權益,Now.in正努力尋求法律協助當中。"


.

Saturday, March 3, 2012

大學偏理論所以都不用實作? 看看國外的大學的開源專案

大學偏理論所以都不用實作? 看看國外的大學的開源專案
(原文失效) 改引用這邊

"如果你有在台灣的大學讀過資工,一定不難發現學校裡的教授老師們真正有實作能力的非常少,這些系所都非常地學術,大家所知道的都是發論文、發論文、還有發論文,為什麼要發論文? 很簡單,為了升等、為了考績,寫程式? 那是什麼? 有點數嗎? 前陣子有金門大學的老師發了一系列對於大學只重視論文的文章,引起不少迴響

試論台灣獨尊論文體制的三位一體結構

感受陳鍾誠教授震撼彈的餘波: 也談學術界 「獨尊論文」 的瘋氣

還有太多了,懶得一一列出來,而事實上這也不是第一次看見網路在戰台灣學術界的實作能力,而很有趣的是,站在學術方立場的人常常會提出一個論點

大學是教理論的地方

或許這是真的,但不幸的是台灣已經沒有所謂的技職體系了,所有學校都變成了大學,皆大歡喜,大家學理論就好了? 企業抱怨大學教不出他們要的人才,學生抱怨就業要用到的學校都沒教,這些大家都聽膩了,或許我可以再寫一篇拖李伯伯下水的文章,但他只是個靶子,只因為在這種只重視論文的地方就李伯伯這類論文寫手最吃香,德高望重,因此他得背上十字架,然而這類的文章寫再多也沒什麼意義,今天我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那就是

那都是藉口,真正強的大學是理論和實作都非常強的

寫論文最講究引經據典了,你說我憑什麼這樣說,看國外的開源專案就知道,每一次、每一次,看見國外的開源專案,由某某某大學發起,那某某某大學從來都不是來自台灣,撇開那些海量的論文有多少貢獻,我能確信的是這些開源軟體專案對於軟體的進步都有很大的貢獻,以下介紹一些由大學發起的開源專案"

(文字引用自當程式遇上小提琴)





.